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76|回复: 0

真空热试验中离子推进器点火对真空系统的影响与对策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7-20 10:18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离子推进器( 也称离子发动机、离子推力器) 在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,本文简要介绍了其工作原理。在真空热试验中,离子推进器点火,会向真空室内喷射出高能粒子,严重影响容器真空度。本文依据真空系统抽气方程,绘制出了推进器点火过程中的理论抽气曲线。试验结果显示,对氩气的实际抽气曲线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很好,而对氙气则不太理想。本文对此展开分析,同时提出了采用氙气泵来有效抽除氙气的方法。 $ C3 B: m  g  h) i& O+ m
) @! L7 b1 q5 Z$ V1 E- C
  航天器的发展趋势极大地促进了电推进技术在航天器入轨、离轨、状态保持、精确定位及复定位、姿态控制、行星探测一次、二次推进中的应用。离子推进器属于电推进技术的一种,具有比冲高、可多次开关点火、携带燃料少、使用寿命长等优点,离子推进系统稳定、安全、无污染,推力范围较宽,应用范围较广。既可以用于大、中卫星,又可以用于小卫星;既可以用于定点卫星的姿态控制、轨道修正,又可以用于星际航行的主推进系统;既可以用于地月系统,又可以用于深空探测。离子推进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 所示。 $ X" `: a' l+ O/ u9 O
, E: G; x! z& Q7 F/ [9 Q- I* P, Q
  ; M& S7 G+ s; z9 i2 [0 O+ w: J
' a2 G8 {2 Y* }/ m+ M& r0 h
图1 离子推进器基本结构   F% \9 D/ [7 j2 c4 q

% S1 F8 h2 g! @2 I1 X  正因为有这些优点,NASA 才把离子推进系统选为NSTAR 工程的首选推进系统。离子发动机还特别适合于小卫星,NASA 正在开发功率为0.1 ~0.3 kW 的小型离子发动机,直径只有8 cm。离子发动机非常适合于星际航行,目前比较成功的型号有休斯公司的XIPS-13、XIPS-25 以及NASA 与休斯的XIPS-30( 或NSTAR-30) 。NSTAR 发动机于1998年10 月在“深空1 号”航天器上投入使用并完成了任务,系统已经在太空正常运行超过11000 h,任务可能进一步扩展到访问其它的小行星。
" k, N5 n9 ~. `. a& P( J; n/ K* m- l9 n# p( I
  . F% }1 ]0 ]' q

0 I/ j/ P  R% Q" x) _图2 RIT22 离子发动机三维模型与实物图   [6 f. J) E' q& l
: S0 z9 C8 y: M7 Y& O3 T
  图2 为欧空局“BepiColombo”计划所采用的RIT22 离子推进器。离子推进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: 采用一定的方法,推进器将工质( 一般为氙气)电离成带电离子与电子,离子在1000 V 以上的静电场的作用下,加速喷射而出,由于遵守动量守恒定律,因此获得向前的推力,其原理图如图3 所示。加速后的离子流由中和器释放出来的电子中和,这非常必要,因为如果尾流带走了大量正离子,那么飞行器将带负电,使离子流减速,甚至反弹回来,影响推进器工作。中和器应放在适当位置以减少尾流中离子的飞溅,并保证有效的中和。无论哪种离子推进器,都需要有效的方法电离推进剂,因此离子发生器格外重要。常用的推进剂为氙气,但氪气和氩气等也已经被使用。
( X, r( L: ?. _" |0 [9 p5 }0 ^0 m7 O# k- \
  
5 g9 j; T: r' W3 Q" V1 ~% V9 P4 O
图3 离子发动机工作原理图 : O) U) j% O4 K
4 R6 |! i! t( l
结论 * V. A) Z$ z: R& @$ X

7 E( H" u7 L& H5 x# t& R  根据某颗星离子推进器点火的真空热试验结果,得结论如下:
+ W3 ?) A0 F0 Y/ k
1 F  b" O) a5 r7 @1 K: ~, ?  (1) 真空系统低温泵对Ar 的理论抽气曲线与实际抽气曲线吻合很好,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数值的选定,精确的Ar 通气量和低温泵对Ar 的抽气系数,抽气系数与泵的工作状态相关,一般对Ar选取0. 5;
& l1 P; K5 L+ z
/ x! C& n0 Q# y6 I! E! c  (2) 推进器在试验过程中点火,Xe 原子被电离,经过电场加速喷出,而后中和器对Xe 离子中和,由于Xe 原子量大,障板流导小,携带能量高,吸附热大,低温泵对Xe 的抽速极低,为名义对N2抽速的10%;
  I, U  z) Z6 y% v/ ~$ [
3 P. d( v# E; M) B+ E  (3) 常用的获取高真空的泵( 低温泵、分子泵、扩散泵) 均不适宜抽除Xe,目前最好的抽除Xe 的方法是采用Xe 泵,其抽气原理与低温泵相同,只是冷头温度与结构存在差异,由于Xe 泵只针对氙气,抽气能力单一,限制了其广泛应用;
" D) ^! W3 O" O, I9 Q6 H  u& m$ l/ I
  (4) 放气阶段真空度由好变坏,计算过程中表面放气量可忽略不计;放气结束后真空度由坏变好,在放气过程中真空室表面重新吸附了气体,此时计算容器内压力的变化情况需要考虑表面放气的影响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光学薄膜论坛

GMT, 2025-11-2 , Processed in 0.020294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